很難相信我們還能看到有關Feynman的書,Feynman's Rainbow,在Feynman去世近十五年後出版(2003)。本書作者Leonard Mlodinow當年1981是個剛從Berkeley畢業的物理博士,剛到Caltech當博士後。在那他遇見很多有名人物,其中包括Feynman。想不起來在哪看到高涌泉老師的介紹文,就從圖書館裡借了出來,並不是很厚的書,171頁而已,我卻零零星星地看了半年才看完。
我很喜歡這本書,他忠實地呈現出一各年輕的物理學家遭遇的困境,和另外一位年長而略顯睿智的物理學家的對話。我們都聽說很多Feynman的故事,但透過第一手的描述,一個形象鮮明的人物出現了,他那最後的幾年,他那對生命和自然的好奇心,他的愛,他的失落,還有他的死亡。
我一直再想,就像本書的作者一樣,身為年輕的物理研究人,到底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?到底我想成就什麼樣的人生呢?Mlodinow最後決定順從自己的想法,離開string開始quantum optics的研究,甚至跑去替Star Trek,MacGyver寫劇本,離開主流的物理圈子。那我呢?我是因為喜歡了解自然而踏上這各領域,但未來我能做些什麼呢?在這新時代,又有哪些實驗我能開始呢?在畢業前還有點時間,我會努力探索。
我想再多說一點關於Feynman的失落和死亡。當時Feynman身體並不是很好,長期的cancer治療侵蝕著他的健康,雖然如此,他仍然在享受著思考物理,跟QCD奮鬥著,在去世之前,甚至還跟Gell-Mann學習string theory。當然他來不及挑戰成功,事實是那之後也一直沒有人挑戰成功,他很享受著思考物理問題,他並不害怕死亡,他說小時候就知道這無可避免,甚至他認為這是他最後的冒險。但當作者問他是不是有什麼regret,他卻流露出人性的一面,他怕他來不及活到他女兒長大成人。這種人性的表現,我很喜歡,讓我們暫時忘卻那個咄咄逼人的物理學家,其實他也是和我們一樣。